 内容简介: 就在小田鼠们忙着为过冬采集食物的时候,阿佛却独自坐在一旁,并且告诉大家他也在工作,只不过在采集另外一些东西。冬天漫长而寒冷,慢慢地,食物被大家吃光了,这时,阿佛拿出了他“采集”的那些东西…… 李欧‧李奥尼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绘本大师,总觉得他的文字带有禅意,插画也常弥漫一股神秘的东方色彩,这使我常不知不觉把他联想成印度文人泰戈尔,他们的风格同样看似清风明月,却又余韵袅袅,耐人寻味。 初见《田鼠阿佛》,惊艳之际在心中连连赞叹:“天啊,是哲学嘛!”故事说得云淡风轻,对汲汲营取的人却重如当头棒喝;对于徘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人,又能带来醍醐灌顶般的启发,虽是儿童绘本,大人也一样受用。感动之际,我迫不及待想和我的孩子、我的学生分享,但有那么片刻,我突然又却步迟疑了。

我如何对七、八岁的孩子解释“物质滋养生命;艺术承载灵魂”的道理? 我如何让孩子相信,只要乘着想象力,你可以随时召唤四季,游走春夏秋冬? 我如何对孩子诉说,文学艺术就像一扇“任意门”,足以让我们从尘世中暂时抽身,云游四海? 我怎么让这么小的孩子了解,在一些大人照料不到的心灵角落,文学艺术可以转化你无处可诉的心事? 我如何告诉孩子,我多么希望在他们天真尚未蒙尘时,多累积文学艺术的美好能量,好供应他们从容面对生命中不可预测的风浪? 我如何让孩子相信能陪你走过生命低潮的,可能只是一首诗或一段音乐,而不是课本里的解答? 我怎么去解释,文学艺术这些看似无用之用,正如船上的“压舱石”,它不足以改变行船的方向和速度,却可以让船保持沈稳不翻覆。 我如何让七、八岁的孩子懂得,我们除了生活所需之外,必须还有一点看似无用的闲逸、如赏花、听雨、看夕阳,生活才会更有滋味?

所幸,我的犹豫只搁在心里,我依然平静的一字一句念完了《田鼠阿佛》,有那么几秒的沉默,突然一个孩子大声蹦出“阿佛,我挺你!”我一抬头,只见三十四张会心一笑的嘴角,与眼底的光芒,我知道在那一刻他们与阿佛心灵相通了!接着,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内,孩子们自己写下心中的感受。 奕翔:阿佛把冬天没有的东西收集起来,冬天就用到了,我觉得阿佛很有智慧。 心梦:阿佛真聪明,他知道过冬不只需要食物,还需要其它东西。 佑晨:我觉得阿佛的想法很好,别人收集食物时,他把颜色、阳光和字记在头脑里再传给别人,让别人也享受到美好。 庆丰:我觉得阿佛很像魔法师,因为他收集的东西都很有效哦! 定承:阿佛好像有魔法,可以在冬天让大家感觉到阳光、颜色和文字。 智捷:阿佛好会作诗,好像古代的大诗人李白哦! 小朋友的文句稚嫩可爱,读来字字都是真心真意,像是荷叶上的露珠,圆滚滚,亮晶晶,在我心头滑溜弹跳,整个人都轻盈了起来。原来,这就是“经典”的魅力,从零岁到99岁,不同的阶段都能读出不同的况味。

四十岁的我在《田鼠阿佛》里读到老庄哲学,八岁的孩子读到了阿佛的魔力,有一天,我会老去,孩子会长大,只有阿佛还是原来的阿佛,继续伴随人们,世世代代,经典不朽……  (慧娟:小大读书会会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