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 新浪博客 爱孩子爱阅读交流群: 群号查看  联系我们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史斯克兰.吉利兰(Strickland Gillilan)
{{ item.title }}
{{ list.franchisee_title }} - {{ list.title }}
一起读绘本  

超全收藏 | 20位顶级绘本大师大盘点(中)




「 遇 见 大 师 」


十几年前,绘本还是个大部分人没听过的新事物。

近些年来,随着儿童心理等学科的发展,以及大人们对孩子的重视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绘本,选择用绘本开启孩子阅读的世界。

其中,绘本大师的作品,是家长们最乐意选择的绘本。

这些大师们,把他们的人生经验、生命感悟和对孩子的珍重与爱,都融汇在了一本本的作品中。他们的每一部作品,都值得孩子们阅读。

上个月,在超全收藏 | 20位顶级绘本大师大盘点(上)中,约翰君为大家介绍了7位绘本大师,今天,约翰君将为大家分享6位耳熟能详的绘本大师。


东尼·布朗,英国著名的绘本作家、插画家,其作品荣获多种奖项,两次格林纳威奖、德国绘本奖、安徒生奖等等。

到目前为止,安东尼·布朗已经出版了50多部作品,翻译为二十多种文字,风靡全球。

试问,谁不知道他笔下的《我爸爸》、《我妈妈》呢?

谁不熟悉他作品中的大猩猩形象呢?


安东尼·布朗生于1946年9月,他的父母经营着一家酒吧,他与哥哥就在那里长大。

童年的时光,他基本上是与哥哥一起度过的,他们一同运动、学习、画画。他的父亲热爱画画,甚至曾在学校里教过绘画课,他会花很多时间陪伴两个孩子作画

安东尼·布朗从小就想成为一名画家——不过不是给孩子画绘本的那种。

长大之后,他去了艺术学院学习平面设计,在这里,他掌握了色彩的运用,也接触并爱上了超现实主义,这些都对他日后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然而布朗并不喜欢平面设计,他觉得这不是真正的画画。在毕业后,他从事过不少工作,画技也日渐成熟,但对日常的工作,也渐渐产生了厌烦。

终于,在1976年,安东尼·布朗的而立之年,他创作了第一本童书:《穿越魔镜》


这是一部让很多人看得一头雾水的作品,作品采用了超现实主义画家玛格丽特的画风,创作了一个颠倒的世界:

跨过魔镜,你来到的世界是颠倒的,老鼠追着猫,狗牵着人散步,唱诗班的孩子从天而降。

然而,这部作品并不受好评,评论者认为这根本不是给孩子看的书,而是给大人的。但布朗认为所有的孩子都天生是超现实主义者,书中呈现了他们看世界的方式。

虽然收到了这样的批评,但安东尼·布朗对超现实的爱不会因此而改变,在他的作品中,你总是能找到超现实主义的影子

哪怕是在让他声名鹊起、获奖无数的绘本《大猩猩》中也不例外。


这部绘本是他自己最喜爱的作品之一,他第一次在其中体会到了创作绘本的秘诀:文字和图像的又独立又交互的作用。

在《大猩猩》中,我们能够发现画面中蕴藏着无数的细节,这些细节帮助文字,补充完整了整个故事。

不过,阅读过这本书的你,或许会对其中冷漠的父亲印象深刻,毕竟很少有绘本在描绘父亲上,持有这样的态度。

事实上,这不是安东尼·布朗第一次在绘本中创作“消极的父亲形象”。在他十七岁那年,他的父亲突发心脏病去世,给了年少的布朗沉重的打击,此后,他作品中的父亲,总是出现“缺席、冷漠的父亲角色”

这个情况,直到近些年才有所转变,所以才有了我们如今看到的,温暖得像太阳一样的《我爸爸》。


这本绘本,应该不需要约翰君再介绍了吧?

除了他,安东尼·布朗笔下最最有名的角色,应该是黑猩猩“威利”,这也是最接近布朗自己形象的角色

与哥哥相比,安东尼·布朗的体型不算高大,说话声音也不显得洪亮,成长过程中,他一直都生活在哥哥的阴影下。

黑猩猩威利,就是一个有些瘦弱、善良、胆怯、爱做梦的孩子。也是我们身边最常见到的孩子。

威利的角色,让不少的孩子有着深深的共鸣,也是布朗笔下最受欢迎的角色。他曾收到过上千封小读者的来信,他们都觉得自己与威利很像。


在安东尼·布朗的作品中,你永远都会发现超现实主义在画面上时隐时现、大部分故事充满了隐喻的色彩、画面永远讲述了比文字更多的内容,以及每一本绘本的主题,都值得深思。

这,大概就是安东尼·布朗的魅力所在。



李·伯顿是创作了耳熟能详的《小房子》、《凯迪和一场很大的雪》、《生命的故事》等作品的美国绘本作家。

她出生于美国波士顿,母亲是一位艺术家和抒情诗人,父亲是一位工程师。

她的童年无忧无虑,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浓郁的艺术氛围也影响着她的成长。

在童年时期,她的父亲就喜欢给她买绘本,并且读给她听。伯顿认为,后来她对绘本的兴趣,从此处便埋下了种子。


伯顿喜欢跳舞,在中学毕业后,她不想念大学,而是选择了继续跳舞。

去舞蹈学校的路上,她需要坐很长时间的船。在船上,伯顿常常用绘画打发漫长的时间。

然而,生命充满了偶然和不确定,因为一场意外,她与舞蹈事业擦身而过。但之前在船上的素描练习,也为她谋得了一份专业速写的工作。

在工作期间,她结识了自己的丈夫,并有了孩子。

促使她开始绘本创作的,或许正是她成为母亲的经历。但她的创作经历并不顺利,她创作的第一本绘本,虽然得到了朋友们的一致好评,却惨遭13家出版商的拒绝。

郁闷的她为3岁的大儿子读自己创作的绘本,却不料还没读完,儿子就睡了过去。

这件事给伯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了她一个教训。之后创作绘本时,伯顿都会请孩子们当听众,一遍遍读给他们听,并观察孩子的反应,对作品进行修改。

孩子们喜欢的作品,她才会选择出版。

她创作的绘本《小房子》,获得了1943年的凯迪克金奖。


她在获奖感言中说到:“在我与孩子们合作创造的过程中,学到了几样东西。首先,绝不能‘写低’了孩子们……此外,他们的思维清晰而敏锐,每一个细节,不管它多小,都必须具有本身的趣味和意义,同时还必须符合书的总体设计。”

可以发现,李·伯顿的创作,非常重视孩子——不仅仅是“关心”,而是相信孩子们的观察力、敏锐度和思维,绝不低于任何一个大人

之后,李伯顿创作的绘本《凯迪和一场很大的雪》、《迈克·马力甘和他的蒸汽挖土机》、《生命的故事》等作品,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说起绘本的历史,桑达克是一位我们绕不过的绘本作者。他的作品深入孩子的内心,表达以往儿童作品中不曾展现过的“儿童面临的创伤”。

正如桑达克自己也曾说过:“如果我曾经做过什么,那就是让孩子表达他们真实的自己。他们无礼、暴力,但也可爱……他们同样懂得死亡、悲伤。


促使桑达克以“孩子的创伤体验”为主题创作的,正是他惊惶的童年。

桑达克出生于1928年6月10日,美国布鲁克林。他的父母是移民美国的波兰籍犹太人,他的成长过程中,犹太亲戚死于集中营消息、童年好友意外死亡的事实,将死亡的意象早早带到他身边。

而死亡还来自桑达克自身——他从小体弱多病,多次与死神擦肩,过早地暴露在死亡之下,让桑达克的童年被死亡的阴影所笼罩。

这些童年时期因死亡引发的恐惧与不安,也伴随了桑达克的一生。


深受童年死亡阴翳困扰的桑达克,选择用绘画回应世界,抚慰自己。

他知道,孩子们的世界中充满着可怕的怪兽,而唯一的对抗方式,就是证明自己比怪兽们更强大他的绘本《野兽国》,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桑达克用浓郁的想象力,细腻的线条,勾勒了一个荒诞的世界,但这个世界却真实地映照了孩子的各种“不被看见”、“不被重视”的情绪:孤独、惊惶、恐惧、失落、挫败、愤怒、嫉妒、破坏欲……

在故事中,马克斯“出走”,远离现实世界来到野兽国,并成为了“最像野兽的那个野兽”,成了“野兽王”。

以这种方式,小男孩独自一人,用自己的力量消解了愤怒与无措,重新回到现实世界,回到餐桌旁的日常生活状态。


在1970年,他创作的《午夜厨房》出版,与《野兽国》一样,这本书同样受到了非常大的争议。


这部作品虽然被列入“1990年-1999年最受欢迎的100本书”名册中,也常常出现在美国图书协会的“禁书名单”上。

因为这部作品中,出现了一位一件衣服都没穿的(naked)男孩,这个男孩还是绘本的主角!


不得不说,这样的创作(在儿童文学上)在当时的社会还不能为大众所接受。

但这是桑达克自述创作生涯中做得最开心的绘本,创作的构想来源于童年时期,面包商的一条广告语:“你们在睡觉,我们烤面包”。

每个孩子都会好奇,夜晚的厨房会发生什么。创作这本书,算是桑达克对此的一个小小“报复”。

其后,桑达克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这是“桑达克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作品。


不得不说,这也是三部曲中最难以读懂的一本绘本。它看起来是奇怪的、含混的、意义不明的。

全书356个词,桑达克却用18个月的时间,改了100多次才定稿。在画面上,桑达克甚至请了专业摄影师和模特,拍摄了一堆9岁女孩和14个月婴儿的照片作为素材。

在这本绘本中,桑达克致力于处理孩子之间复杂的感情,从另一个层面上,这本书的创作过程,也是他直面童年种种复杂情绪的过程。

这部作品被桑达克视为创作生涯中感觉最痛苦的一次创作。

除了这三本,桑达克也为其它的作品配过插图,这些插图无不充满着桑达克式的风格,他把全然的生命经验,都放在他的作品中,用作品的丰富与深邃,给予读者无尽力量。



安野光雅,是日本绘本界的大师,也是世界知名的绘本作家,曾获安徒生奖。虽然直到42岁,他才出版了第一本绘本,但一直以来,绘画都是他的最爱

从小他就喜欢在各个地方涂鸦,拿着蜡笔在木板墙上画画。他5岁的时候,把爸爸买给他的水彩颜料,吃到了肚子里。

万幸,当时的他并没有中“化学溶剂”的毒,然而这件事也像是对安野光雅未来的一个预言:他注定一辈子要走上画家的道路。

安野光雅自己也说:“当时没中毒算幸运,不过我注定一辈子中了水彩的毒,非当画家不可了。


然而,虽然喜欢画画,安野光雅的家庭却无力支持他的这一梦想,迫于经济压力的安野光雅只能自学。

当时正处二战期间,物资匮乏,连颜料都是计划供给的,为了能够画画,安野光雅只能自己研磨泥土,加上菜籽油、墨水等材料,自己制作粗劣的颜料。

尽管如此,他还是觉得,只要能画画,就是最开心的事。

但现实的窘迫并没有好转,少年时期的他如飘萍一般辗转流浪在各地打工,后又征召入伍。

但他不曾放弃过自己的梦想,退伍后,他只要一听到住处附近有前辈画家,都会立刻前往拜访。


之后,安野光雅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他是一位创意性十足的老师,在没有课本的时期,他会自编教材,带着学生到自然中体验观察,鼓励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除此之外,他也同时参与美术教科书的编辑工作,并为多部儿童文学设计装帧。

而这一切,都为他日后的绘本创作做了积累。


让安野光雅从老师转变为绘本作家,我们最最熟悉的松居直先生可谓是功不可没。

有一天,孩子们向松居直推荐安野光雅来制作一本儿童绘本,此后,安野光雅的绘本生涯正式开启。

安野光雅的作品主要可以分为三部分:数学、绘画、文学

数学部分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他的“美丽的数学”系列:


让无数家长头疼的“数学”,在安野光雅这里,他都能通过浅显的文字、有趣的故事,把抽象理念,以孩子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具体化展现。

他不单纯地教孩子数字、加减,而是让他们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样子,侧重于和孩子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孩子的思维方式

如果你不曾和孩子一起读过这系列数学绘本,那么要赶紧“补补课”啦!

说到安野光雅的“绘画”部分,最不得不说的就是他的《旅之绘本》了。


中欧、意大利、英国、美国、西班牙、丹麦、中国、日本,八本书,八个国家(地区),被安野光雅用画笔装在书中。

在绘本中,我们不仅能发现各地的美丽风景,还会发现被安野光雅巧妙融合在其中的风土人情、文学艺术等人文知识。

看安野光雅笔下的中国,是不是熟悉之余,还别有一番风情呢?


同样,安野光雅的文字功底也不可谓不深厚,他的文字有着日本文学中常见的“物哀”风格。

正如他在绘本《田野的花和小精灵》中写道的那样:

褪去颜色的蓟草好像枯萎了,失去全盛时期花茎的剑拔弩张。在这花草寥落的晚秋,真是难得可贵的惜别之花。

我还是给褪色的花涂抹了点颜色。

这样的野花,从来没有成为舞台的主角。当它薄施粉黛之时,让人想起技艺圆熟的老演员那悲凉的美。

当然,如果你想要更加了解安野光雅,不如去看看他的自传绘本《绘画是一个人的旅行》,相信你会对他有更深入的了解。




这个名字对你来说,或许有些陌生,但他也是一位你不容错过的绘本作家。

年近80的杨志成是美籍华人,至今出版了80多本画册,三次获得美国图画书最高奖项“凯迪克大奖”,两次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提名,是华人儿童图画书界成就最高的绘本作家。

杨志成在1931年出生于天津,40年代末去往香港读书,50年代又去了美国深造。


毕业之后,杨志成先在一家广告公司就职,从事商业设计。后来,有人建议他可以去做童书试试,这一见,就见到了大名鼎鼎的编辑厄休拉·诺德斯特罗姆。

厄休拉曾发掘过莫里斯·桑达克、E.B.怀特、谢尔·希尔弗斯坦等我们耳熟能详的儿童文学作者。

而这一次,她成为了杨志成的伯乐。

杨志成最出名的两本书是《狼婆婆》和《七只瞎老鼠》。


《狼婆婆》赢得了1990年的凯迪克金奖,绘本的故事是中国版的“小红帽”,没错,就是我们熟悉的狼婆婆故事。

中美两国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让他对东西方的艺术都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的《狼婆婆》用粉彩描绘了一种悠远的水墨意境,营造出神秘东方故事的韵味,故事中小女孩的面孔也是中国风的。然而他的表达方式又充满了现代性,故事的分镜、隐喻的感觉又是西式的。


《七只瞎老鼠》的故事,同样是充满了中国传统智慧的民间故事。与我们小时候常常听的“盲人摸象”的故事十分相似,七只老鼠摸大象,每只老鼠摸出来的大象都不一样。

除了这些,杨志成还创作了很多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作品。

杨志成曾说:“我参与儿童图画书工作的动机,一方面是想要引介中国的故事——我们有太多好故事了!另一方面,以一个异乡人的身份来到美国,我也希望多理解西方的故事,好拓展我自己的眼光和表现形式。每次我投入一个异域文化故事,我都从中受益匪浅。

这位华裔作者,如今还在为孩子们带来更多的,融合了东方和西方文化的故事。



佐佐木洋子,是一个爱画猫的日本绘本作家。

她1952奶奶生于日本青森县,五岁随着父母来到东京,居住至今。她从小就非常喜欢画画,而且喜欢猫。直到现在,她还是和她的猫一起生活着。


从中学时候开始,她就希望未来能进入美术大学,从事和画画相关的工作。

大学毕业后,她进入索尼公司,从事电脑设计工作,起初她主要设计贺卡和文具,后来逐渐开始创作绘本。

她的绘本主要面向低幼的孩子,相信每个爸爸妈妈,都曾经给孩子买过她的《小熊宝宝绘本》系列。


这套绘本用简单的语言、富有节奏的韵律,将生活中孩子们需要学会的东西,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放进孩子的心里。

创作这套书的时候,佐佐木洋子也已经是一个妈妈了,她以母亲和创作者的双重身份去创作,让作品不仅有着家长们期待的“教育性”,还有着来自母亲的细致观察。

圆圆的动物形象的设计,也让无数孩子对此爱不释手。


对于形象的设计和绘本创作的灵感,佐佐木洋子表示,绘本的灵感多来自于生活中的细致观察。

而动物的形象,有些是来自于生活中,有些也来自于想象——来自于小时候的自己。




好啦,今天的大师介绍就到这里啦!

我们下次再见!



 
新上架绘本 更多
小蝌蚪找妈妈 (连环画出版社)
三借芭蕉扇 (新蕾出版社)
小喜鹊和岩石山 (河北教育出版
弟弟的世界 (河北教育出版社)
萨拉就要这样穿 (北京联合出版
一只夜行猫 (贵州人民出版社)
洞洞的故事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
借阅排行榜 五星好书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爷爷一定有办法
妈妈的红沙发
三个强盗
迟到大王
我妈妈
猜猜我有多爱你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大卫惹麻烦
我是霸王龙
小老鼠和大鲸鱼
第一次上街买东西
小猫咪追月亮
十二生肖的故事
蒂科与金翅膀
黎明开始的地方
大脚丫学芭蕾
小熊可可
鹿啊,你是我兄弟
山居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