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下五千年,悠悠华夏史,让这些绘本,给孩子最正宗的“中国味儿”
|
|
中国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这应该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比不了的。 这么多优秀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传统文化,历经千百年时间的洗礼才流传下来,但是放眼望去,绘本领域,很多经典作品都是外国的。经典的外国绘本当然可以做孩子成长路上的指明灯,但是,我们的孩子,最不该缺少的,是一份中国味的体验。 因为只有将中华文化的基因根植于孩子心中,才有足够的民族自信心,才会塑造出强大的精神内核。而内心充盈的孩子,会更有力地向外探索世界。 优秀的原创绘本就是孩子感受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今天,约翰君就想推荐一些中国原创绘本,这些书,无论是故事还是图画,都是原汁原味的“中国味道”,书中的主人公就是我们熟悉的形象,它仿佛能带我们穿越时光,重温小时候的记忆。 中国童书市场上有很多这类原创绘本,虽说良莠不齐,但好在也不乏精品。 像朱成梁老师的暖心绘本《团圆》,透着浓浓的年味,也体现着中华的传统文化:春节团圆,才是过年的意义;还有《北京 中轴线上的城市》,充满了老北京韵味,作者于大武就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在北京的胡同长大;还有绘本《十二生肖的故事》,作者赖马把十二生肖的由来用幽默夸张的故事呈现给大家,十足的中国风,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与精神。 而约翰君今天想推荐的,是充满了江南水乡气息的绘本——《荷花镇的早市》。
阳阳跟随爸爸妈妈,回乡下给奶奶祝寿。清晨,他跟着姑姑到水乡集市买东西。对他来说,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有趣:盖在水里的房子、迎亲的队伍、家门口唱的大戏…… 
绘本里描述的,正是我们祖辈的生活记忆——那时候的人们朴实无华,大都穿着粗布衣服,吃着自家种的蔬菜瓜果,而脸上荡漾着的,却是最实在、最满足的笑容。 
江南水乡的早市也是一样,熙熙攘攘、人声鼎沸,逛着逛着,不经意间就遇到了街坊邻居,那就停下来打个招呼、拉拉家常,反正也没什么着急的事情。 这股子过日子的热闹劲儿,充满了寻常人家的烟火气,而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意,和这种温暖亲切的市井气息,是我们内心深处,抹不去的记忆。 给孩子读读这本书吧,把长辈们的生活痕迹,读给孩子听,也用它来告诉孩子,我们的根,在哪里。
中国是诗词大国,经数千年流传下来的古典诗词文化,是华夏泱泱大国独有的气度和底蕴,而现代自由体诗的蓬勃发展,更是将中国的诗词文化深深浸入我们的骨髓当中。 中国的原创诗歌童谣类绘本自然也非常丰富,比如《时间的种子》,以抒情诗的方式,带领我们回到美好的过去;还有著名画家蔡皋老师的《月亮走我也走》,记忆里的儿时童谣、牙牙学语的稚趣,简洁明快的画风,为我们构造出一个清静美好的月下世界。 而约翰君想要推荐的,是这本够特别的绘本——《爱画画的诗》。
说它特别,是因为,在这本绘本里,一首诗也可以有形状,在想象力的天空下,诗可以自己画画! 是的,这种诗叫作图像诗,利用每行诗句所使用的字数和排列,让整首诗有了具像的形状,还正好能呼应该首诗的主题,呈现出“诗中有画”的效果。 儿童的阅读视角,是以图画为主的,图像诗刚好符合孩子的阅读期待,更容易获得孩子认可,从而产生情感共鸣。 
妈妈的高跟鞋,对每个小女孩都充满了诱惑力吧!这是成长的诱惑! “妈妈有一双红蝴蝶结的高跟鞋,像一只酒杯,我的小脚穿了走路会酒醉。” 只寥寥几笔,小女孩穿着大大的高跟鞋深一脚浅一脚、跌跌撞撞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了。 
淡淡的水彩、孩子似的涂鸦,这些可爱的图画,仿佛像有了生命的小精灵,跳跃进孩子们的眼里、心里。 想象无限,童心无限。一首首童趣盎然的小诗,配上写意的图画背景,这就是专门献给孩子的童诗绘本呀。
中国原创的生活科学类绘本还是蛮多的,近年来随着原创绘本的发力,更有百家争鸣的喜人趋势。 比如85后插画家于虹呈创作的《盘中餐》,从一粒米如何长成入手,侧面展现了农耕文化的精髓,适合当故事讲,也非常具有科普意义。还有孙俪曾在微博上推荐过的绘本《盐》,集知识和趣味于一体,讲述了人为什么要吃盐,盐从哪里来,盐为什么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等等小知识。 今天约翰君想要重点推荐给大家的,也是一本很好玩的生活科学类绘本——《记事情》。
从前的人没有纸、相机、录音笔,该怎么记事情呢?有了!古代的人类用草绳打结来表示打猎的成果;可是,如果猎到很多动物时,结越打越多,就记不清楚到底每一个结代表的是什么…… 
那么,把要记录的事情刻画在洞穴的岩壁上好了;但是,忘记刻在哪儿了怎么办……啊!好像刻画在常用的器具上,就能方便阅读了;不过,好像可以记录的地方不太够呢……还可以记载在什么东西上面呢?乌龟壳上?树叶上?兽皮上?还是竹简上? 
人们不断创新,也为了各种需求,继续寻找更好的记事情方法。因此不只是记录的工具和方法的创新,也演变出了符号和文字的发明与使用。 时至今日,我们想要记录“今天猎到了一百只羊”,再也不用拿绳子打100个结,也不是在墙壁上画出100只羊的图,只要用10个字,或是更简单的符号就能记录完成……也正因为记录方法的不断发展,文明得以代代流传。 
这本《记事情》,将横跨几千年的文字和记录演变精华,浓缩成图画故事,让孩子从故事中了解文字与记事的演化。 生活处处皆学问,现在随处可见的一张纸,正是古人不断探索的成果。希望孩子读了这本书,也能从中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与科学态度。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结果,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 二十四节气当中,也有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的,如清明、冬至等,这些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 接下来,约翰君要推荐的,就是下面这套绘本——《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这套绘本分为《春》《夏》《秋》《冬》四卷,每卷分为六个节气,内容很“专业”,因为它是由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研究策划的。 绘本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一个小村落为例,讲述了古老而智慧的知识,堪称指导人们生活的“百科全书”。 
但这套绘本又很“有趣”,用适合孩子阅读的图画的形式,把中国传统智慧和现代生活方式结合起来,再放到故事中去(小女孩牙牙在乡下爷爷家的经历),浓浓的亲情贯穿始终。 翻看这套书,就仿佛和孩子一起徜徉在大自然中,舒展筋骨,感受四季更迭。 不得不说,“让中国的孩子读最中国的绘本”,这套书真的做到了。 好啦,今天的中国原创绘本就推荐到这里。中华文明绵延久远,相信孩子们在感受故事乐趣的同时,还能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可以想到,爸爸妈妈在陪孩子读中国元素浓厚的绘本时,自己曾经的记忆也会被唤起。那就让我们和孩子依偎在一起,读读这些绘本,再讲讲我们的小时候吧——这将会是特别和谐的亲子共读! |
|
|
|
|